2024年牧野区1-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发布日期:2024-10-09 10:10 信息来源:牧野区统计局 访问量:

今年以来,全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稳增长、转方式、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好中向新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1-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79.6亿元,总量居全市第6位;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1%,居全市第13位。三次产业结构比:0.81:45.27:53.92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居全市第13位。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居全市第11位。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1%,居全市第4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0.8%,居全市第2位。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60亿元,总量居全市第6位;同比增长5.8%,增速居全市第14位。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23.76元,居全市第3位,同比增长4.0%,居全市第12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54.79元,居全市第2位,同比增长4.0%,居全市第1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0.61元,居全市第2位,同比增长4.2%,居全市第12位。

二、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基础不断夯实

1-9月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79.58亿元,总量居全市第6位;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1%,较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3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6亿元,总量居全市第10位;同比增长3.3%,较上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9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1.29亿元,总量居全市第5位;同比增长3.5%,较上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3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6.82亿元,总量居全市第5位;同比增长4.6%,较上半年增加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8位。三次产业结构比:0.81:45.27:53.92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保证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农村经济总量稳步提高,前三个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3.3%

第二产业持续恢复。上半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53.24亿元,增速2.3%,对GDP贡献率为18.62%,拉动GDP增长0.76个百分点,其中:电热水增加值23.24亿元,增速5.1%,高于全区GDP增速1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20.02%,拉动GDP增长0.8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30.00亿元,增速-0.30%,低于全区GDP增速4.4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1.40%,下拉GDP增长0.06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8.09亿元,增速6.1%,对GDP贡献率为23.78%,拉动GDP增长0.97个百分点。

二产基础指标中,规上电热水行业增加值增速6.1%,较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4.7%,较上半年增加0.2个百分点,有效弥补了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6.7%的下拉。建筑业增加值增速6.1%,较上半年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总产值增速3.9%,较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建安工程投资增速11.2%,较上半年回落16.1个百分点,是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6.82亿元,增速4.6%。对三产拉动效果明显的基础指标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劳动报酬增速23.8%;全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53.2%,较上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房地产劳动报酬增速3.5%,较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增速7.0%,较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1位;公路运输客货运总周转量增速17.3%,居全市第2位。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83亿元,增速5.4%,高于全区GDP增速1.3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10.57%,拉动GDP增长0.4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劳动报酬23.8%的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增补了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速-6.7%的短板。

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完成13.23亿元,增速6.4%,较上半年增加5.1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10.97%,拉动GDP增长0.4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房地产销售面积53.2%的增速和房地产劳动报酬增速3.5%

道路运输增加值完成5.84亿元,增速9.1%,高于全区GDP增速5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6.90%,拉动GDP增长0.28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公路运输客货运总周转量17.3%的增速。

零售业增加值完成7.86亿元,增速6.5%,高于全区GDP增速2.4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6.57%,拉动GDP增长0.27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零售业商品销售额7.0%的增速。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没有起到拉动作用的基础指标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劳动报酬增速-6.3%,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速-6.7%,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1.4%,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0.5%

三、农业生产持续回暖

1-9月份,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2.5%;林业产值完成0.1117亿元,同比增长16.6%;牧业产值完成0.0093亿元,同比下降-15.6%;渔业产值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572亿元,同比增长4.2%。分行业看,农业、林业、服务业均实现正增长。全区粮食总产量1.42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1-9月份,禽蛋产量0.5656万吨,禽肉产量0.00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68.9%

四、9月当月工业生产明显回升,重点企业数据下行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低于全市水平4.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1位。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低于全市水平3.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3位。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9.2%

(一)运行情况

1、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32.3%,同比增长-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67.7%,同比增长6.1%

2、分行业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的21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42.9%。重点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6.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7%,向下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

3、从高质量发展方面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1%,向下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个百分点。

4、从主导产业方面看,规模以上工业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6%,向下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工业行业发展不够平衡。一方面重点行业占比过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共涉及21个行业大类,仅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大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3%。另一方面重点企业“压舱石”作用略有不足,1-9月,全区重点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92.3%,拉动规上工业1.3个百分点,拉动力较二季度回落3.3个百分点,制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宏观政策、市场变化、产品价格、用工状况、产销率、融资及成本、产品运力等多方面,强化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不断提高运行调节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一手抓存量提档升级做大做强,一手抓新业态新动能培育,切实抓好企业运行、项目建设、升规培育和政策宣传等重点工作,确保工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收窄,重大项目拉动作用显著

1-9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居全市第11位。

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1%,居全市第4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0.8%,居全市第2位;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5.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9.3%;建安投资同比增长11.2%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

1-9月份,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销售8.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2%,居全市第1位。

(一)工作亮点

1、工业投资强势发力

1-9月份,全区在库工业投资项目13个,完成工业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43.1%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4位。

2、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

1-9月份,全区在库房地产项目13个,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0.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远超第321个百分点。

3、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居全市第1

1-9月份,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销售8.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2%,居全市第1位。自今年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首次转正以来,已实现连续6个月正增长,较一季度增长了82.5个百分点。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销售8.37万平方米,其中卫北办事处的河南燎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760厂区)及周边区域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销售4.92万平方米,所占比重达到58.8%,拉动作用显著。

(二)存在问题

1、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规模下降

从入库个数上看:1-9月份新开工项目8个(不包含房地产项目),较去年同期减少1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占新开工项目数量的50%5000万以下项目4个。

从入库规模上看:今年入库的8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合计9.51亿元,去年同期的22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合计34亿元,计划总投资规模同比下降72%

2、在库项目后期投资乏力

在库投资项目28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2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5000万以下项目7个。在建项目19个(其中接近尾声项目9个),停工项目3个,完工项目6个;在库房地产项目13个,其中在建项目9个(其中接近尾声和建设进度缓慢项目4个),停工项目4个。

整体看,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41个,其中完工、停工、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占据比重已超在库项目个数的三分之二,在库在建项目后续投资乏力。

3、建安投资增速放缓

1-9月份,建安投资完成17.17亿元,同比增长11.2%,较上半年降低了16.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13位。建安投资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中之重,建安投资同比增速的下降,反映出全区投资项目实质性工程量的不足以及在库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

加大项目入库力度。定期召开固定资产投资联席会议,进一步把工作做深、做细,及时完成对投资项目入库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已开工项目及时入库;对逾期未开工项目,梳理问题清单,列出责任清单,做好拟入库项目台账,逐一解决问题,促进具备条件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项目早日入库。

继续在重大项目突破上做好文章,深入挖掘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促落地促开工,发挥全区重点项目的投资引领带动作用,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并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新活力,注重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从而提升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六、消费市场稳定增长,有效需求稳步释放 

1-9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60.0亿元,总量居全市第6位,同比增长5.8%,增速居全市第14位。

1-9月份,限上企业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9.1%;限上企业销售额累计完成94.6亿元,同比增长-0.8%

限上零售额当月增速5.6%,居全市第14位。9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3.3%,较去年同期提升16.8个百分点。这已经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连续三个月突破50%。在新能源车冲击下的传统燃油车市销量逐步下降,全区主要是传统燃油车,导致零售额一直下滑。引进优质新能源车企业是改变全区未来零售格局的重要手段。

核算部门综合指数居全市第15位,较上月下滑1个位次,综合指数是影响本月社零总额排名的主要因素。车辆购置税、当月快递业务量和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速下滑是导致综合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

重点零售商品类值中,占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43%以上的石油及制品类当月增速14.5%,累计增速18.3%,起到重要支撑拉动作用;占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47%以上汽车类当月增速-5.2%,累计增速-0.1%,拖累全区当月零售数据下滑;家用电器类当月增速62.3%,累计增速31.3%。得益于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活动的开展,家用电器类本月大幅增长。

三季度四行业销售额数据情况:全区批发业销售额完成78.8亿元,总量居全市第2位,增速-1.4%,增速居全市第8位;零售业销售额48.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9位,增速7.0%,增速居全市第12位;住宿业销售额0.26亿元,总量居全市第12位,增速1.6%,增速居全市第7位;餐饮业销售额5.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7位,增速1.4%,增速居全市第10位。

七、服务业增速由负转正,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降幅收窄

1-9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0.7%,较上月增长1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5.5%。较上月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1507万元,同比增长-0.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4.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05万元,同比增长-18.1%

(一)存在问题

全区营利性服务业共8家,1-9月份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5.5%,造成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为:

1河南正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今年代账业务量比往年减少,公司合同减少。此外有部分业务需企业自己垫资,客户无法结账,导致亏损。

2、河南天之盾智慧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今年合作的网点减少,去年工作人员有400余人,今年下降到200人,市场竞争较大,业务量下降导致。

3、新乡市方正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今年市场行情不好,欠款无法按时收回,业务量减少。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针对全区服务业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营业收入能力较差等情况,要加大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积极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优先培育有地域特色、行业优势明显、成长性好的服务业企业,推动服务业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发展各类新兴服务业企业,为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八、建筑业总产值增速略有下降,龙头企业仍需重点关注

1-9月份,全区40家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7.09亿元,同比增长3.9%,较二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

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62.67亿元,同比增长-5.43%;安装工程产值完成1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3.38%;竣工产值完成28.24亿元,同比增长-15.96%

(一)合同额方面

三季度,全区40家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151亿元,同比增长-0.66%;上年结转建筑合同额79.35亿元,同比增长0.15%;本年新签建筑合同额44.07亿元,同比增长-1.4%

(二)房屋施工面积情况

三季度,全区房屋施工面积约389.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06%,其中,新开工面积约2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03%

(三)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建筑业企业仅40家,其中6家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决定了全区建筑业的发展态势。全区停产停业企业达17家,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数量的42.5%,未起到拉动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

全区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大,仅低于工业,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全区要做大做强本土建筑业,进一步提升本地建筑业企业中标率。鼓励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不断开拓外地市场,积极寻求与大企业的合作机会,在资质升级增项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大扶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力度,帮助本地企业在房地产领域以及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建设领域提高参与度和中标率。探索构建建筑业供应链金融,缓解本地企业压力。

九、四上企业入库工作需要持续关注

1-9月份,全区四上企业上报入库12家,其中:工业企业2家,房地产企业3家,批零住餐业企业7家。

按照最新的四上企业申报时间和标准规定,9月份达到标准的企业可以进行申报入库。一方面要加快盘活停歇业单位,帮助有潜力的企业恢复运营,避免一退了之。另一方面,要及时掌握辖区内经济发展情况,密切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准确梳理、筛选本年拟入库企业、明年储备种子企业和发展潜力企业,有计划培育发展企业入统,确保“及时发现,重点跟踪,成功入统”,不断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总的来看,全区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好中向新的发展态势,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突出,市场信心亟需提振,工业、服务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企业经营面临困难,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向好仍面临不少挑战。下一阶段,全区要加力提效实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担当作为,加压奋进,持续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